随着工信部最新一批申报目录的公示,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YU7的细节终于浮出水面。
作为小米汽车首款SUV,YU7用4999毫米车长和3米轴距宣告了“大五座”时代的野心,更以最高691马力的狂暴输出,在新能源赛道投下一枚炸弹。
从外观来看,YU7延续了SU7的家族化基因,但车身姿态明显更显厚重。1996毫米的车宽比特斯拉Model Y多出76毫米,配合隐藏式门把手和悬浮车顶,在保留运动感的同时,更强调空间实用性。车身侧面通过流畅的溜背线条和隐藏式门把手强化了空气动力学表现,而倒三角导流孔与立体化尾灯组则进一步提升了辨识度。
内饰虽未完全公开,但结合小米生态的科技基因,YU7大概率会搭载一体化智能座舱,中控屏与仪表盘的融合设计或将延续SU7的极简风格。
动力方面,尽管具体参数尚未公布,但结合小米SU7的性能表现,YU7有望提供单电机后驱与双电机四驱三个版本:
小米 YU7:
后置 235kW 单电机后驱版本,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标称 CLTC 续航为 820/810/725Km。
小米 YU7 Pro:
前置 130kW+后置 235kW 双电机四驱,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
小米 YU7 Max:
前置 220kW+后置 288kW 双电机四驱版本,101.7kWh 三元锂电池,标称 CLTC 续航为 760//750/670Km。
智驾方面,新车或将搭载小米全栈自研的智驾系统,配备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与超算平台,支持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与自动泊车等高阶功能。
配置层面,YU7的“堆料”策略或将延续小米一贯的高性价比路线。全景天幕、电吸门、高阶音响系统等豪华配置有望全系标配,而智能温控座椅、AR-HUD等创新功能也可能出现在高配车型中。
定价方面,参照SU7的定价逻辑,YU7价格或将锁定在30万左右,正好卡在Model Y主力车型的区间。
从SU7到YU7,小米正在复刻手机领域的打法:用参数击穿认知,靠精准刀法控制成本。在特斯拉Model Y统治的中型纯电SUV市场,这款集设计、智能与性能于一身的“新物种”,能否复刻手机赛道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