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中美日德说好一起搞电动车,各大车企还在联合国承诺停产燃油车。结果五年后美国直接取消电动车补贴,特斯拉降价求活路,欧洲车企也暂停全面电动化,又开始造燃油车了。中国新能源车却越卖越好,比亚迪、华为智选这些品牌把油车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美国政府2023年通过了“大而美”法案,直接砍掉电动车补贴。特斯拉被迫降价,最便宜的Model 3降到20万左右,但销量还是不如中国品牌。欧盟那边更离谱,刚推出欧7排放标准,结果转头又放宽了燃油车排放限制,给车企三年缓冲期。奥迪奔驰说停就停了电动化计划,宣布要开发新燃油车型。
为啥欧美突然变卦?其实他们搞电动车亏得慌。欧洲车企传统油车产能过剩,大众关厂裁员,宝马奔驰在中国砍掉好多4S店。但自家电动车卖不过中国品牌,技术落后成本还高,比如一辆特斯拉的电池成本比比亚迪贵30%。油车卖不动,电动车又赚不到钱,只能两边都干,用卖油车的钱补电动车窟窿。
日本车企更现实,丰田老板公开说电动车不环保,继续推混动技术。但在美国却投资建电动车工厂,专门针对北美市场。欧洲车企也是这样,比如奔驰奥迪在中国市场缩紧,回到欧洲本土一边卖油车一边搞电动化,完全看钱往哪边赚。
中国车企为啥能赢?因为早起步,技术也硬。宁德时代电池、华为智驾系统这些核心技术都是咱自己的,比亚迪电动车价格比油车还便宜,华为鸿蒙智选H5卖十几万,直接把油车逼到墙角。现在连豪华车市场都被打破了,蔚来理想这些品牌卖到七八十万,BBA不得不用降价来竞争,动不动就降价十几万。
最明显的变化在4S店,以前满街都是大众丰田的店,现在好多都换成比亚迪或者华为智选的招牌了。年轻人买车70%选新能源,但中年人还是觉得油车稳妥。不过油车产能过剩太严重了,中国现在有两千万传统产能,新能源只用了三百万,剩下的都在亏钱。
欧美车企现在就像骑墙派,既要保住油车利润,又要搞电动化。美国车企靠油车赚钱补贴电动车研发,欧洲车企在本土卖油车,到中国却不敢全力推广电动车,怕卖不过国产车。日本丰田在美国推混动,在中国却还是卖燃油车,完全看哪里有利可图。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越来越高,去年卖了900万辆,占全球六成。欧洲车企想翻身难得很,大众ID系列销量不到比亚迪零头,奔驰EQ系列靠降价才有人买。中国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连芯片都是地平线自己造的,欧美想追都追不上。
现在全球电动车市场中国占一半,比亚迪市值超过宝马奔驰总和。欧美车企想靠政策拖延,但技术差距越拉越大。特斯拉降价救市,结果发现中国车企价格更低、配置还高。欧洲车企关工厂,中国车企忙着扩产,华为问界、小鹏这些品牌还在往高端冲。
油车不会彻底消失,但话语权已经换了。以前欧美靠油车技术垄断市场,现在中国靠电动车技术反超。欧美车企背着旧产能包袱,中国车企轻装上阵,这就是差距。未来五年,全球卖的电动车一半会是中国品牌,欧洲车企现在这点小动作,不过是转型阵痛期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