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93%的电车中国造!”“2025上半年,马来西亚中国电车市占率达35%,稳坐纯电销冠。”近期,中国电动车在东南亚市场的表现堪称“现象级”。五菱缤果泰国单季度出口3.5万辆,市占率超25%;比亚迪在泰国电动车市场份额近四成,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超8000辆,稳居市场第一。
东南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印尼、泰国、越南等国出台购车补贴、零关税政策,加速“油改电”进程。2024年,东盟电动二轮车市场规模已达10.77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22亿美元。中国电动车凭借性价比优势,迅速填补燃油车转型的市场空白。雅迪、爱玛等品牌在印尼、越南布局工厂,雅迪越南门店超400家,五菱缤果以400公里续航、低使用成本,成为泰国上班族通勤首选。
然而,热销背后暗藏挑战。东南亚汽车渗透率虽高,但新能源汽车整体占比不足1.3%,燃油车仍是主流。日系车凭借数十年深耕,在品牌认知、售后服务网络和金融方案上占据优势。丰田泰国工厂92%零部件本土化采购,配件等待周期仅3天;而中国品牌核心三电系统依赖进口,售后周期因缺件被拉长。
此外,中国品牌在贷款审批通过率、利率灵活性上与日系车存在差距,间接抬高了消费者购车门槛。
中国电动车在东南亚的爆发,是产品力与政策红利共振的结果,但要想从“销量领先”迈向“市场主导”,仍需跨越品牌信任、本土化深度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三道坎。